11月12日上午,“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衡阳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奉小明,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程治纲分别介绍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衡阳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市服务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79.97亿元,是1978年的462倍,占GDP比重从20.1%提高到47.2%,服务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对衡阳经济发展贡献不断增大。1978年至今,衡阳市经济先后经历了农业主导和工业主导阶段,从1978年至1992年,农业在规模上始终位居第一大产业, 2003年至2010年,工业则连续8年取得15%以上的增速,主导优势非常明显。2011年以后,逐步进入服务业引领发展阶段。2013年至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在11%以上,分别高出GDP增速2.6、3.2、3.9、3.2和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5.2%、49%、64.9%、56.8%和63%,拉动全市GDP增长4.6、4.8、5.7、4.5和5.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速11.3%,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已成为当前衡阳市经济主导产业。
40年来,服务业对社会民生贡献不断增强。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0.6万户发展到2017年底的76.12万户,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PC端用户)从无到有,2017年底分别达到533.12万户和114.71万户,快递业务量增长迅猛,2017年累计完成2423万件,人均达到3.36件; 2017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达到了189.58万人,为1978年的8.12倍,占比54.8%。服务业税收占比逐年扩大,2017年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127.66亿元,占比达到64.1%。
40年以来,服务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占服务业比重11.4%,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占比5.2%,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金融业、信息技术、房地产业比重均有所提升;二是不断强化企业竞争力,积极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衡阳市自2011年建立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制度以来,单位数量逐年提升,2017年已经达到534家,单位数量居全省前列,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28.3%,增速高出全省平均8.2个百分点,增速在省内位居第3。三是不断加大投资,抓实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全市服务业投资规模达到1447.92亿元,增长13.7%,占总投资比重为55.4%。
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把握历史机遇,开拓进取,现代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衡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38亿元,比1978年增长165.1倍,年均增长14.0%,增速为12.5%。其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83.41亿元,增长11.1%;零售业完成1027.49亿元,增长10.4%;住宿业完成23.55亿元,增长8.1%;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13.93亿元,增长13.7%。
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商业布局日趋完善。目前,衡阳市建设了华耀城、中建衡阳中心、崇盛国际中心、万达广场、杨柳4S街区等一批现代流通综合体、一站式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商贸综合体和主题购物公园。培育了解放路城市商业中心、江东片区商业副中心、高新片区商业副中心、长湖片区商业副中心等,形成以“一主六副、两带十街、十大市场群、十大物流园区(中心)”为主,配套建设专业市场、社区商业中心、菜市场、旅游业、住宿业和休闲娱乐为辅的商业发展格局。
专业市场相继落地。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形成气候,如五一大市场、华源市场、五金机电市场和九鼎二手车交易市场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商贸服务类重点项目2013-2017年共完成投资579.13亿元,创造了约2.35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增长。
衡阳市现有大型商贸物流企业41个,城区商业网点12500个,超市160个,综合市场 、专业市场、室内农贸市场97个,其他专业店、专卖店5100个。城区拥有大型百货商场10余家,大型百货日用品专业市场8家,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家电类专业商店5家,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超过12家。
餐饮消费亮点不断。目前衡阳市有近12700家大小餐饮门店,从业人员20余万。全市餐饮零售额2017年达到113.93亿元,今年1-9月份,已达到96.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