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全国最美地级市——衡阳两型社会建设十年综述

 2008年,我市加入全省“3+5”两型改革试点大家庭,矢志探索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社会)新路。10年来,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把改革试点重担扛在肩上

  市委发改委副主任李定慧介绍,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是衡阳两型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任之一。我市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已逐步探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两型社会建设创新体系。

  据了解,10年来,市发改委立足两型建设理念,先后出台了《衡阳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3个总体实施方案,出台《衡阳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等节水、节能、环境保护、流域治理、循环经济发展等24个专项规划、5个示范片区规划和10个市域规划,绘就了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路线图和建设施工图,构筑起综合配套的两型改革方案体系。同时,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衡阳市生态文明改革和建设实施方案》等100多个两型政策文件,配套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绿色增量提质、产业转型升级、美丽城乡建设、两型示范创建等项目169个,打出生态文明改革的“组合拳”。

  为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我市系统推进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产业准入退出提升、排污权交易等10大改革,以及原创性改革20多项,并形成了33个改革创新案例,依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系统性改革、水口山经开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等试点稳步推进两型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累计召开19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68个改革方案、出台配套改革文件183个。着力推进两型标准体系,贯彻落实70多个标准、规范、指南,试点两型景区、两型企业、两型园区、两型村庄认证,为健康发展打上两型烙印。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了《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衡阳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10多项规章制度,全方位护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发展装上“绿色计步器”。今年7月,《衡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衡阳市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实施,将绿色发展的责任进一步明细到责任主体。

  让绿色铺满衡州大地

  10年来,我市奋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响了水土气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市区禁烟及文明祭祀行动,抓好合江套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特别是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4.8%,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1.9%,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9%,水表质量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96.3%。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环境质量报告书评估结果的通报》中,《衡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2015年)》被评估为“好”。

  原本破旧的荒置土地“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文艺涂鸦墙、主题景观等演绎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这是目前我市城区大街小巷的美景。

  近年来,我市修订绿线管理办法和蓝线管理办法,出台城市林业生态圈、生态绿地、公园绿地等专项规划,着力推进“十万乔木进雁城”“三清三建”等绿化行动,大力实施“三江六岸”风光带工程,累计建成5个公园、36处公园绿地、18个自然保护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6%。此外,在全省率先开展林业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工作,划定林地、森林、湿地三条林业生态红线,完成退耕还林还湿1640.34亩。围绕发展两型产业,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先后否决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200多个。

  把“两型”理念植入百姓心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衡阳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变化,也带来发展理念、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两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逐步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99.4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8%。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进驻,使我市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并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

  通过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理念逐步走进机关、企业、家庭、城镇、乡村、社区、学校、景区,走进百姓生活。全市两型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达到200多个。牛角巷社区、东洲岛社区垃圾分类试点,餐厨废弃物资源利用试点,带动了两型生活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倡导“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理念,让全市中小学生参与“争创两型小先锋”“跟随大雁去迁徙”“地球熄灯一小时”等两型主题活动100多万人次。

  “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建设,使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6.9%,城区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0.2%;投放共享单车4万余辆,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正成为衡阳转型发展的“加速器”,也必将谱写绿色衡阳发展新篇章,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改革建设探索更多经验。